收录期刊

    高级检索
    姚仕明. 流域保护与洪旱灾害治理[J]. 中国防汛抗旱, 2023, 33(9).
    引用本文: 姚仕明. 流域保护与洪旱灾害治理[J]. 中国防汛抗旱, 2023, 33(9).

    流域保护与洪旱灾害治理

    • 摘要: 随着气候持续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全球水文循环过程发生变化并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引发冰川冻土消融、水资源短缺、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诸多水问题。如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了自1961年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汛期发生流域性严重枯水。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入库径流量、输沙量均较往年明显偏少,中下游干流河道径流量显著减少、输沙量为历史最小值。气候变化严重影响水文情势,不仅威胁长期水资源战略安全,同时损害流域降温增湿、水质净化等调节功能。再如,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暴露出人类在气候变化和城市扩张条件下对特大灾害的认识、防范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存在不足。
      面对上述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提升流域气候变化适应与应对能力是应对洪旱灾害和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河湖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河湖保护与修复,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洪旱灾害的发生。同时,洪旱灾害治理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洪旱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河湖保护与修复和洪旱灾害治理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洪旱灾害治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专栏旨在加强人们对流域保护与修复及洪旱灾害治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包括关于长江流域河湖近期演变与保护、长江中下游洲滩民垸防洪治理、基于郑州“7·20”暴雨移置的傅疃河流域洪水形势分析、枯水情势对长江中下游取水工程运行影响及补救措施研究等4篇文章,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您将较为全面了解当前典型流域保护与修复和洪旱灾害治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让我们一起关注流域生态环境和防洪抗旱问题,采取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

    返回文章
    返回